周重在等到大明同意朝鮮內附,並且看到大明國內的百姓和商人開始被吸引到朝鮮之後,心中懸着的那塊大石總算放了下來,然後他立刻下令,將總督府從威海衛再次搬回了雙嶼港,畢竟他去威海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至於倭國那邊的大戰,也已經不需要他操心了。
本來倭國那邊的足利氏與細川氏早就應該爆發大戰了,但是沒想到春天的那場大地震,使得他們都是損失慘重,為此不得不休養了一段時間,現在夏天已經過去了,樹上的葉子都已經開始變黃了,早已經等得不耐煩的足利氏與細川氏也終於爆發了大戰。
這場大戰首先是由蟄伏已久的足利義材挑起來的,他與田山尚順合兵一處,從南面向京都方向發起進攻,而位於西方的波多野氏也同樣盡起大軍,只不過他的兵力相比較而言有些弱,因此他這次並不是主攻,而是只需要牽制一下細川氏的兵力就行了。
在戰爭的剛一開始,足利義材與田山尚順就帶着組織起來的兩萬大軍兵發飯盛城,飯盛城是細川氏扼守田山氏的一座重要堡壘,整個城池建造的十分堅固,城中常年駐紮着五千軍隊,只不過上次與足利義材大戰時,飯盛城被調走了一千五百人,結果一敗塗地,調走的士兵也沒能回來幾個,現在城中只剩下不足四千人防守,可以說正是攻打它的好時機。
足利義材與田山尚順的確沒有浪費這個時機,他們的聯軍剛開始時做出攻打細川氏另外一處堅城,也就是騰龍寺城的姿態。使得飯盛城中的守軍放鬆了警惕。但是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夜晚。足利氏和田山氏的兩千精銳卻趁着天黑爬到了飯盛城旁邊的絕壁之上,然後借着繩索滑進城中,雖然摔死了不少人,但最後還是有一千**百人成功進到飯盛城中。
這支不足兩千人的隊伍進到飯盛城中後,出其不意的控制了飯盛城的城門,然後打開城門迎接足利氏與田山氏的聯軍,結果城中那些細川氏的幾千軍隊做夢都沒有想到,敵人竟然會突然出現在飯盛城中。結果最後除了少數細川氏的死忠戰死之外,其它大部分都選擇了投降,畢竟這個時代的倭國還沒有什麼武士道精神,向戰勝者投降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飯盛城陷落,對於細川氏的打擊可謂是十分的巨大,之前細川氏之所以能夠把田山尚順壓制的動彈不得,全都是因為細川氏手中掌握着四座城,分別是飯盛城、信貴山城、騰龍寺城和多聞山城,這四座城池距離很近,扼守在田山氏對外的交通要道之上。四城彼此間相互依存,每座城中都駐紮着大量軍隊。只要田山氏有任何異動,這四座城池的軍隊就會出動,所以當初田山尚順雖然也是支持足利義材重奪將軍之位的功臣,但最後卻還是被趕出京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這四座城池的威脅,使得他不得不聽從細川氏的命令。
也正是因為四座城池的重要性,所以當初足利義材立威之時,第一個就拿兵力最弱的信貴山城開刀,結果他的運氣極好,偷襲之下一舉拿下了信貴山城,而且之後的大雪又阻擋住了其它三城的援軍,這才讓他一舉打破四座城池的聯手,硬生生的在這座堡壘群中啃掉了一塊。
信貴山城是四座城池中防守最弱的一環,因為這座堡壘建造的最晚,整個堡壘中的駐軍也最少,所以在丟掉了這信貴山城後,對於細川氏扼守田山氏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至少田山氏想要出兵京都的話,肯定繞不過細川氏的打擊。
但是現在細川氏連飯盛城也丟了,扼制田山氏的四座城池一下子丟了一半,這四座連環般的戰爭堡壘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作用,甚至只要田山氏和足利氏願意,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剩下的騰龍寺城和多聞山城,然後兵鋒直指京都,這對於細川氏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細川氏在知道飯盛城丟失的消息後,立刻派出大軍增援騰龍寺城和多聞山城,結果當細川氏的大軍趕到時,剛好遇到足利氏與田山氏的大軍正在圍攻這兩座城池,這讓親自帶兵的細川高國十分憤怒,指揮着軍隊與城中的細川氏軍隊兩面夾擊,這才打敗了足利氏與田山氏的軍隊,保住了僅存的兩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