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神鷹與臨海為兄弟之交,吾為臨海取嘉峪,助臨海奪河西,與嘯天把酒言歡。
今神鷹與臨海相遇隴西,為避免傷及兄弟之情,吾主動退居六盤山以東,以清水六盤山為界,與嘯天簽訂兄弟之約。
然嘯天竟因一己私慾,公然撕毀兄弟之約,率大軍攻我蕭關,殺我二十萬守關之軍。
初聞此噩耗,吾日夜難寐,為免神鷹子民遭嘯天屠戮,吾盡起悲憤之軍與嘯天激戰清水河谷,幸三軍用命,吾終誅嘯天,殲臨海六十萬精銳,取清水大捷。
嘯天背信棄義,人神共憤,現雖已伏誅,但吾深恐臨海再出嘯天,造生靈塗炭。
為免兩國百姓陷無盡之爭鬥,為後世之子孫萌蔭,吾決定合臨海與神鷹為一國,望臨海之有識之士能以百姓為重。
從即日起,吾神鷹之騎兵將入臨海,所有阻礙兩國合二為一者殺無赦!
在結束了蕭關戰役之後,寧遠立刻將起草好的戰爭檄文交給了在陰山等區集結的騎兵團,然後上百萬騎兵便如同是開閘的洪水一樣,洶湧着奔向了臨海帝國各地。
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拳頭大即為硬道理,但很多時候各國出兵還是需要師出有名的。
如果寧遠想要徹底毀滅臨海帝國,那麼他根本就不用寫什麼戰爭檄文,只需要直接派兵殺過去就行了,反正神鷹帝國的百姓有沒有檄文都會無條件的支持於他的。
但如果寧遠要是想要儘可能溫和的佔領臨海帝國,那一篇作為正義方的戰爭檄文就必不可少了。
在這篇戰爭檄文中,寧遠列舉了自己曾經為臨海帝國所做的一切,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大公無私的偉人形象。
為了避免戰爭,他甚至都主動讓出了已經被神鷹軍攻佔的大片土地,可謂是無私到了極點。
而反觀虎嘯天,不僅不感恩寧遠之前為他所做的那些事情,更是以戰爭為威脅,從寧遠手中索要了大量的土地。
更為過分的是,在簽訂了和平條約,得到了大片的土地之後,他竟然公然撕毀和平協議,主動入侵神鷹帝國的領土。
入侵者從來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虎嘯天也沒能逃脫這個宿命,最終兵敗被殺。
雖然虎嘯天已死,但臨海帝國還在,虎嘯天的子孫還在。
他們很可能為了給虎嘯天報仇,或者是和虎嘯天一樣,為了佔領黃河以東地區的土地再次入侵神鷹帝國。
而只要是戰爭,就肯定會死人的。
到時候無論誰輸輸贏,兩國的百姓都是受苦的一方,畢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兩個帝國合二為一。
如今虎嘯天已死,臨海帝國已經沒有這個資格了,於是寧遠便主動站了出來,主動承擔起這個重任。
神鷹帝國的騎兵是帶着將兩國合二為一的重任進入臨海帝國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造福兩國的百姓。
所以他們進入臨海帝國的行為並不屬於入侵,而是屬於為兩國的百姓謀福利。
整篇戰爭檄文,神鷹帝國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而臨海帝國則是那個被正義方踩在腳下的大反派。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寧遠說的那些都是狗屁,他本人更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但是在面對着臨海帝國時,戰爭檄文上的每一條卻全都是事實,而且還讓人無法反駁。
寧遠雖然對其他勢力和國家做過不少的壞事,但卻唯獨沒有對不起臨海帝國過,至少在明面上是沒有的。
其他勢力和國家的人都可以痛罵寧遠殘暴、無恥,但唯獨臨海帝國的人不行,因為寧遠不僅沒有對不起他們過,反而還對他們有恩。
所以當這篇戰爭檄文隨着神鷹騎兵散播到臨海帝國的每一寸土地時,其殺傷力並不一定比百萬大軍的威力弱,甚至很可能會勝過百萬大軍。
......
神鷹軍的百萬騎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