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殺梁王(三更求票)

    興慶府原本叫做懷遠縣,北宋初年,曾經廢縣為鎮,再後來,党項人看中了這塊,又從鎮子升格成了都城。

    如果拿人來比,興慶府的經歷幾乎是從白衣直接宣麻拜相。

    跨了這麼大一步,呈現在曲端和李世輔面前的興慶府,就有點像小孩子搭積木,亂七八糟的一大片。

    最最根本的原因是興慶府本身格局太小,隨着西夏的發展,制度完善,機構增加,人口聚集,原來的城市就不夠了。

    要怎麼辦呢?

    按照中原的經驗,多半是要修一座外城,可到了西夏這裏,事情就行不通了,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人,也拿不出那麼多資源。

    結果就出現了非常非常荒唐的一幕,比如在李元昊時期,修建了南台,作為文武官員的辦事機構所在地。

    這個南台,在城外面!

    相當於大宋的政事堂,放到了牟駝崗,你說說有多彆扭吧!

    當然了,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

    其實只要稍微做點研究,党項人的漢化程度,是相當高的,至少高過大漠上的契丹人。而且党項人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牧民族,他們在河套平原有着廣袤的良田,甚至還大量種植水稻。

    這種情況下,只要跟中原多交流,很快就會愉快地成為一家人。

    這一點西夏的歷代統治者都清楚。

    為了抗拒中原文化侵襲,元昊開展了改性活動,比如把李改成了嵬名,王莽都只敢改名,這傢伙直接把姓都改了。

    可問題是即便改姓,也還不夠。

    西夏這塊偏僻的地方,也產生不了什麼高端的文化,他們想來想去,還是奉行了拿來主義。

    只不過大宋朝尊儒,西夏就崇佛。

    反正跟大宋不一樣就對了。


    而他們這種任性行為,付出的代價那叫一個驚人!

    高台寺,承天寺、戒壇寺……廟修的一個比一個誇張,十多丈高的佛塔,連開封都沒有。

    城裏不夠,修到城外。

    而在這些寺廟映襯之下,是低矮的土房,木板房,堂堂國都,居然連磚瓦房都不多見。西夏百姓幾乎都處在赤貧狀態。

    物產本就不豐富,朝廷拿走三分之一,寺廟拿走三分之一,剩下的最多只能餓不死罷了。

    想要過得好點,就要出兵打仗,去搶掠殺戮。

    能搶到東西還好說,搶不到就要出現饑荒……以二百多萬的人口,養活二十多萬兵馬,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國家都不該存在太久了。

    曲端和李世輔突然殺到,着實震撼了城中的西夏貴人、

    國主李乾順臉都黑了,「怎麼回事?宋軍怎麼來的?」

    他的聲音咆哮着,震怒之中,還帶着那麼一絲絲惶恐,他怕了。

    而有資格在李乾順面前進言的人不多,他的庶弟晉王嵬名察哥就是份量最重的那個。

    「陛下,如果臣沒猜錯,這應該是大宋的一支偏師,他們是突破了橫山,而後在峽口一帶渡河,沿着賀蘭山方向進軍,正好避開了靈州的兵馬!」

    李乾順苦着老臉,「晉王,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要如何應付?」

    嵬名察哥思忖了片刻,試探道:「興慶府城池還算堅固,可以招募城中貴胄文武的家丁甲士,一起守城。然後調各地兵馬……勤王!」

    沒錯,他們也想到了勤王之師。

    這時候從文官堆里站出一個人,此人名叫曹價,他簡直要哭了,深深一躬道:「陛下啊,千萬不能坐等勤王之師啊!西邊北邊有佛寺,南邊是南台,東邊還有宮室園林,萬一宋軍縱火,都城不保啊!」

    他這一句話,差點把李乾順撂倒。

    這位三歲登基,當了幾十年國主的老傢伙徹底傻眼了,可以說他當了一輩子國君,也沒有這麼狼狽過!

    失策,實在是失策!

    早知如此,根本就不該修



第130章 殺梁王(三更求票)  
相關:  我的鄰居是皇帝  大明第一臣  悍明  重生之洪武末年  遼東釘子戶  奮鬥在洪武末年  奉系江山    盪宋  大時代之巔  深夜學園  陳天陽蘇沐雨  
搜"宋成祖"
360搜"宋成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