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將泗州和宿州交給南宋,便立即從睢寧撤軍。
在趙泰看來,金國這次是真的快完了,而一旦金國滅亡,無險可守的睢寧,肯定無法長期堅持。
雖說趙泰將宿、泗獻給南宋,把宋軍引入中原, 但是趙泰對南宋軍隊,並沒有絕對的信心。
若是南宋不能奪取中原,恢復關河防線,那麼中原就會成為蒙宋之間拉鋸的戰場。
在亂世,什麼地方的百姓最慘,不是敵占區的百姓,而是兩軍反覆拉鋸之處的百姓,生活最為悽慘。
因此趙泰下令, 睢寧的軍民向山東轉移。
在趙泰把重心移動到山東時,窩闊台的大軍,已經抵達黃河北岸的大名府。
開封城內,金國皇帝完顏守緒得知消息,立刻派遣快馬四出,向各節度使求援,要求各鎮準備支援。
因為蒙軍騎兵破壞豫東,導致開封附近生產被破壞,開封沒有資源,養活太多軍隊。
金國朝廷只能讓一部分軍隊,鎮守於外,去遠處就食。
現在蒙軍將要攻擊開封,金國朝廷便急忙召集外面的人馬,回到開封。
距離開封較近的完顏合達,立刻率兵入城,不過武仙和趙泰卻都沒有派兵去開封。
對此,趙泰給出了自己的說法, 若是金軍主力全部進入開封,指定被蒙軍困死,必須留幾部人馬在外圍。
這樣既能牽制蒙軍,使其無法全力攻城,還能不斷襲擊蒙軍,尋找獲勝的機會。
蒙軍攻破潼關,佔據洛陽後,金國的關河防線已經失效,金軍便廢棄了關河防線。
蒙古兵臨黃河,由於速不台率領騎兵在南岸活動,開封的金兵也不敢出城阻擊蒙軍過河,只能躲在城內,看着蒙軍主力搭建浮橋,輕易便渡過黃河。
這次為了攻破開封,窩闊台除了出動蒙古本部外,還調集了大批漢軍、契丹軍的精銳。
蒙古帝國同草原上曾經興起的匈奴、突厥一樣,人口無法與中原王朝相比,統一草原之後,本部人口最多一百萬, 本部精銳最多也就二十多萬。
單憑這點本族的兵力, 蒙古帝國是很難滅夏亡金, 更別說橫掃西亞、中亞、東歐, 佔據中原,滅亡南宋。
蒙古帝國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採取「以敵制敵」的策略,他們收編其他民族的軍隊為僕從軍,協助蒙軍作戰和統治地方,才得以維持龐大的帝國。
在西域蒙古收編了一些色目人,在北方地區,蒙古帝國則收編了大批漢族和契丹人的武裝,封他們的首領為世襲罔替萬戶侯。
這些萬戶世侯,依附於蒙古帝國,蒙古人給他們爵位,保證他們的安全,而他們則承擔協助蒙軍作戰,為蒙軍提供錢糧,管理人口和地方的責任。
他們管理轄區內的軍事、財政、人口、司法,等於是唐朝時期的藩鎮。
此時在河北、山東、山西、關中,效忠於蒙古漢人世侯,大大小小有近百家。
他們小的據有一州一縣之地,大的則跨州連郡,控制好幾個州的地盤,其中佔地二三千里,領兵數萬,名聲最響的有六家。
他們是真定史氏、順天張氏、東平嚴氏、益都李氏、西京劉氏、鞏昌汪氏。
這六大世侯,時人稱為:大藩。
這些藩鎮實力強大,不過距離建國,還是差了點火候,便只能選擇依靠蒙古。
這次出征,窩闊台出動本族人馬近十萬,草原上精銳,為之一空。
此外還調集河北、山西等地漢軍世侯劉黑馬、董俊、郭德海等大小世侯三十餘家,以及契丹世侯蕭重喜、塔不已兒、石抹查剌等部,合計出動大軍二十五萬,鼓譟喧天地往開封推進。
要說開封城內,雖然有幾十萬女真人,但是真正的精銳沒多少,完全無需如此興師動眾。
這次窩闊台幾乎傾國而來,乃是他的謀士楊惟中認為,此戰不只滅金,更是與南宋爭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