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正文卷第六百三十六章偉大的事情華夏電影,如果以導演來分的話,可以分成六個時代。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
那是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整個華夏社會正在動盪,封建與進步正在交織,很多人不滿足書寫、戲劇表演渲染藝術,開始追求另一種名為「電影」的新形式,拍的電影大多是默片,諷刺封建、諷刺社會現實……
那一批導演,算是華夏電影值的尊敬那一批奠基人。
後來……
時間來到了60年代。
第四代導演……
基本上都是6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拍的電影大多是「丟掉戲劇的拐杖」,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
第五代導演,則是他們遭遇過華夏一些時代的變遷,也曾吃過很多苦,當過知青下過鄉,甚至有些靠着賣血來維持電影藝術。
因為苦難,所以拍出來的東西大多帶着一些社會上的隱晦,只是這種隱喻更含蓄,表現的內容也開始結合了中西……
然後……
到了第六代!
這個世界的第六代導演,沒有經歷過文化大**的熱潮,卻看到了歐美文化的入侵。
他們大多都是去海外留過學,看到的都是海外的繁華盛景,然後因某些原因回國……
在歐美文化的薰陶下,為了拿獎,為了在國際上有所地位,為了所謂的【國際大導演】,一些導演不自覺就變成了拍「諷刺華夏揭露傷疤」的地下導演,然後,漸漸將醜化,變成了一門藝術。
而國際上,一些評委,不知道是不是受神秘力量的驅使,亦或者,覺得這就是他們眼中的藝術……
其千禧年開始至今,華夏很多諂媚洋大人的電影,被掛在了殿堂之上,成了模板……
………………………………
陽光滲着窗戶,透了進來。
照在了張勝的辦公桌上。
辛曉琪的u盤就這麼擺在桌上。
張勝望向窗外。
語重心長的聲音說完了以後,便閉上了眼睛。
辛曉琪看着張勝的背影,心中略有不甘,有那麼一刻,她突然對張勝無比的陌生。
她曾經以為,自己很了解張勝,更了解【南加州國際電影金像獎】……
她覺得這是張勝商業佈局裏的一個手段,品牌商的廣告費、一千萬一場的電影放映費、無處不在的圈錢方式,一切的【藝術】、一切的【權威】都是為了金錢而服務。
但,這一刻,似乎漸漸得不太一樣了。
然而,她依舊帶着不甘心。
「張總,您怎麼決定,怎麼安排,我都無條件服從,但是,我並不覺得一部電影,就是一場文化戰爭!」
「……」
「藝術的本質,就是一種極致、美到極致是一種藝術、丑到極致是一種藝術、甚至,壞到極致也是一種藝術,藝術它本身就是自由的,它需要更多,也需要更廣袤的表現方式,自然而然,藝術便是沒有國界,是全人類共同追尋的一種表達方式……」
「……」
辛曉琪很認真地看着張勝的背影。
《紅玉米》這部電影沒有參展,她頂多是有些遺憾,覺得自己愧對前輩的囑託。
但,一種思維理念上的紛爭,卻實實在在地讓她無法接受,她甚至一度覺得張勝封建、閉塞、誇張。
「你去過歐美嗎?」
「去過……」